srcf2004
博主曾在国企、外企、民企担任主要负责人。1997年涉足健康养生行业,现从事汤臣倍健专卖店事务,另推广国家级邮币交易平台——上海文交所“上文众申”,有意成为经纪会员或交易会员(散户)的合作者请联系微信号sh-chenfu,手机18916138068,QQ1637177699.
文章数量:100
点击人次:442475
- ·2016年08月
- ·2016年07月
- ·2014年09月
- ·2013年08月
- ·2013年04月
- ·2013年02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11月
- ·2012年10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7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4月
- ·2012年03月
- ·2012年01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10年07月
- ·2010年06月
- ·2010年03月
- ·2010年01月
- ·2009年12月
- ·2009年11月
- ·2009年09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7月
- ·2009年06月
- ·2009年04月
- ·2009年03月
- ·2008年12月
- ·2008年11月
- ·2008年10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6月
- ·2008年04月
- ·2008年01月
- ·2007年12月
- ·2007年10月
- ·2007年09月
- ·2007年08月
- ·2007年07月
- ·2007年05月
- ·2007年01月
- ·我也是在卖着保健品,同时撞上了“上文众申”的历史性机遇。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你在其它行业做得不错的话,也可以顺带着做做,练练手。如果你在目前从事的工作上做得不顺,那更应重视上文众申的机遇。因为机遇是有时效性的,以后不后悔就行。
- ·自在本博客推广\"上文众申\"后,已有多人与本人联系注册开户及如何成为经纪人事项,敬佩朋友们的眼光,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均未谋面)!
- ·作者苦口婆心,发自心底的肺腑之音,劝慰之良言。但是,在对保健品的认识上还有偏颇!应该说是一叶障目吧!
- ·众望所归,就像当年证券市场乱中求治,最终由国家收编为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那样!
- ·开盘后,注册人数激增! 仅统计6月20日至7月18日,注册开户人数将近60万户!这是过去任何一家地方性文交所不可能达到的。由于注册开户、入金、申购新票、交易邮币的突然爆发,7月18日上午,交易平台一时爆仓!中心应急升级系统……
- 【原创】 转载:怀揣赤诚中国心 成就传奇美国梦
-
历史文稿
近日,陈得福与太太受邀为国庆60周年观礼嘉宾。作为全球华人华侨的代表,可谓至上荣誉,而陈氏夫妇占了两席。为此,记者对陈得福夫妇进行了专访。
[@more@]
转载:
陈得福与陈徐爱莲受邀为国庆60周年庆典观礼嘉宾——
怀揣赤诚中国心 成就传奇美国梦
田静 文 张金桥 摄
品位
上世纪80年代,华人青年陈得福在美国白手起家,将中国草本文化转成创业商机,20多年后的今天,陈得福创立的仙妮蕾德国际机构已经扩展到了40多个国家,千万消费者遍布世界各地。而陈得福本人也获得由全球竞争力组织、世贸国际规则研究会、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等评选出的“2007年世界经济十大华人终身成就奖”,与李嘉成、郭鹤年等人平起平坐。
近日,陈得福与太太受邀为国庆60周年观礼嘉宾。作为全球华人华侨的代表,可谓至上荣誉,而陈氏夫妇占了两席。为此,记者对陈得福夫妇进行了专访。
从车库起家的美国梦
记者面前的陈得福夫妇相当气派,两个人身着黑色正装,先生戴祖母绿戒指,太太戴祖母绿项链,既互相映衬,又透露出低调的华丽。陈得福祖籍中国台湾,
陈太太祖藉中国香港,普通话都不甚标准,但一字一句尽力表达周到。 陈得福与草本结下的不解之缘,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1948年,陈得福出生于台湾嘉义县,由于体弱多病,他的祖父时常采集中草药为他调养身体。从此,中国草本植物的神奇与博大,扎根于他的脑海。
1974年,陈得福到美国杨伯翰大学攻读化学、微生物学。在此期间,他思考着如何将中国古代的食养文化,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结束学业后,陈得福进入美国健康产品公司,担任研发部门主管。在这个公司,陈得福有机会开始尝试将中国的医药观念,应用到健康食品的生产上。至今,这家公司的一些健康食品,还是以陈得福的名字“TEI-FU”命名的。
按理说,在那个时代,一个毫无背景的台湾青年,能够在美国站稳脚跟已属成功,但陈得福不满足于此,他决定自己创业。“当时公司的保健理念与我的理念不符,他们注重的是化学物质的组合,我认为这些维他命丸、蛋白质粉只称得上是化学品,而不能算是保健品。西方有个实验,把各种维他命药丸喂给小白鼠吃,看上去营养丰富,但事实上小白鼠很快就营养不良了。我自己的理念是中国传统的五行理念、再生理念。”
在夫人陈徐爱莲的帮助下,陈得福从岳父那里借到了四万美金,创办了仙妮蕾德,自主研发天然浓缩草本植物饮食品、美容护肤化妆品、个人护理品等。当时条件艰苦,陈得福每天只能在车库里研发产品。
而更大的挑战在于:习惯西药的美国人,怎么可能接受中草药制品?又怎么可能理解得了五行理念?陈得福面对的市场完全是一块坚冰。
怎么办?“扫街,一家一户地敲门推销。有时候,白天一车出去,晚上一车回来,产品一点未动。”回忆起创业初期,陈得福有许多辛酸往事:“有一天,我发了500多份邀请函,打算向大家推荐自己的产品并讲解中医药知识,我在迪斯尼乐园旁的旅馆租租个会议室,结果那天只来了5个人,连同我和助手,一共7个人,在空旷的会议室里,你可以想象当时我的心情。”
尽管如此,面对区区5个听众,陈得福还是坚持把演讲做完。也许,正是因为陈得福始终都秉持着这份坚持,市场坚冰渐渐被他融化了。“美国人听不懂中医理论,那我就用最简单的例子去跟美国人讲,再加上他们用了也觉得有效,80%的客人成为回头客,事业就这样慢慢做起来了。”
从没有人侥幸成功
我们把时光闪回到30多年前,还是一介贫寒学生的陈得福,向当时的女朋友徐爱莲立誓:我将来要去美国发展!成了。到了美国,刚刚站稳脚跟的陈得福,又向已经是太太的陈徐爱莲立誓:我将来要有自己的飞机!有了。这次来上海,陈氏夫妇乘坐的便是私人飞机。
在美国,陈得福同他的太太每人各开一辆劳斯莱斯,另一辆留在公司接送来访的要人。他们的住处是靠近太平洋海滨的派洛斯福德市,那是美国有名的富人区。当年,他们在这个富人区的山上盖起一幢豪华住宅,不算地皮,光造价就值1600万美元。一对华夫妇,提出这么豪华的建房申请,富人区的主管们经过几次讨论,最后还是同意他们在派洛斯福德市安家。
开名车、住豪宅、乘专机,陈得福夫妇拥有美国人所梦想的生活,甚至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梦想。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是外来人,但同时,他们是杰出的外来人——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世界上无数人期盼的美国梦。
从一贫如洗到亿万富翁,这一切看上去像是一个传奇。但陈得福不这么认为:“我活了60多年,从没看到有人是侥幸成功的,也许一时会起来,但最终还是会跌落。梦想每个人都有,关键是脚踏实地去做。”
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在回顾创业历程时,陈得福总是会说:“做哪个行业不碰到挫折呢?毕竟这是我喜欢的事业,而且把中国的东西介绍给外国人是我一辈子的梦想。”
事实上,虽然发家于美国,但陈得福始终怀揣一颗中国心:让外国人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在美国公司总部,陈得福有一个私人博物馆,收藏文物近2000件,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收藏馆之一。最关键的是,它免费向公众开放。
据说,该馆收藏了四件元青花瓷罐,价值连城。其中一个罕见的元朝青花瓷罐《锦香亭》是陈得福以4700万港元于2005年从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拍得,创下元朝瓷器拍卖史的第二高价。在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会上,陈得福是VIP买家,凡是中国文物拍卖专场,一般都会一掷千金。
“在我的博物馆里,瓷器、铜器、玉器,什么都有。我想让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每次有学生组团来参观,我都会很高兴。”
另一个“宝贝收藏馆”是一间立着许多大壁厨的办公室,陈得福称它为“百草堂”。陈得福告诉记者,百草堂就和我们电视里看到的古代药房一样,每个大壁厨上有几十个小抽屉,总共有好几百格,里面装满了植物的根、茎、叶,简直是一座小型草本植物仓库。这不仅是陈得福对中草药的爱好,也是产品原材料的档案室。“美国人不懂中草药,但只要在‘百草堂’里按图索骥,就一目了然了。”
当事业在美国取得顺利发展后,1993年,陈得福夫妇回中国投资。“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是中国人,不论我们在美国吃了多少西餐,我们还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陈得福这样表述回国投资的原因。
陈得福有了更多的机会将自己的爱国热情付诸实践。他倾情公益事业,为赈灾、支持体育、教育、卫生、新闻等各行业发展捐款捐物,因此登上过美国《福布斯》杂志从12个国家和地区选出的48名亚洲慈善英雄榜。
最大的精神
支柱是太太 问起陈得福从无到有一路走来,最大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太太。”
如今,陈得福是公司的董事长,
陈太太是总裁。“在我们家,是妇唱夫随,无论是公司决策,还是家务事,我 全都听太太的。”陈得福微笑着看着身 边的太太, 陈太太也微笑着看着丈夫,空气中流动着情意。 陈得福是在台湾高雄读书时认识徐爱莲的。1972年,徐爱莲从香港到台湾就读高雄医学院,两人在校园邂逅。徐爱莲学的是医学,陈得福学的是药学。从专业角度讲,学医的要比学药的高一个级别。但是,低级别的陈得福却追求起了高级别的徐爱莲。陈得福的勇气和胆量打动了徐爱莲。“男人最重要的就是勇气。”
陈太太说,“当时很多人都说我没眼光,不过现在看来,我是很有眼光的。”两个人结为连理后,徐爱莲把名字改为陈徐爱莲。 陈得福夫妇于1974年一起移居美国。当时,他们除了拥有知识外,两手空空。陈得福说要创业,所有人都不同意,除了太太,启动资
金也是太太问自己的父亲借的。 “创业之初,一切都要靠自己,我在家搞研发,太太在美国宾州的一家医院实习,矿业了不影响我,家务她一手包办,还把3个孩子都带在身边照顾。那时她的工作是做24小时,休息24小时,而病人总会在半夜按铃。她又要哄孩子睡觉,又要照看病人,自己都没有休息时间。”
“后来,太太自己开了诊所,白天照看病人之余照顾儿女。晚间,累了一天,还要帮我包装产品到深夜。再后来,太太关了诊所,帮助我管理公司,我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研发上。”
太太所有的付出,陈得福都记在心里,而最让他感动的是——“她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陈得福夫妇有3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2个女儿都是学法律的,已经进入公司做事;大儿子学医,二儿子学药学,小儿子学的是电脑。
“我们有5个孩子,4个博士,1个硕士。”如同天底下所有为孩子骄傲的父亲一样,陈得福提到孩子,满面荣光。
陈太太则是一脸温柔地说道:“一个孩子只需要你陪伴18年,如果这18年你陪伴不好,孩子长大了也许会怨你。而事业还可以有时间弥补。所以对女人来说,照顾孩子和家庭永远比事业重要。” 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得福说完,
陈太太在旁边补充,很是温馨默契。在一旁做伴的女儿与女婿,边听边记录,如同开会一般严整。夫妻之间与两代之间,一派张弛相宜的场面。 作为一个家族式企业,没有什么比夫妻同心、家庭和睦更重要的了。陈得福创业成功,陈氏家族的强大凝聚力是至为关键的一点。
(转载于
2009年9月13日上海《劳动报》A3“寻访”专栏60周年国庆专题报道,整版上有3张现场照片,2张过去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