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henzhiyong

沈志勇介绍: 上海超限战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 叶茂中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 大单品模式首创者 中国商业模式咨询第一人 沈志勇《大单品品牌》一书姊妹篇——《大单品突破》最新出版,详解如何创造10亿大单品,当当网、京东及书店有售。 欢迎与作者交流,网站:www.chaoxianzhan.com  

文章数量:397

点击人次:1784823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战略营销时代到来了!

我的日志

改革开放迄今30周年,中国的营销迄今为止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创新。从最初的广告就是营销,到渠道就是营销,再到今天的战略营销。

我们说,中国的战略营销时代到来了!

[@more@]

战略营销时代到来了!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 沈志勇

改革开放迄今30周年,中国的营销迄今为止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创新。从最初的广告就是营销,到渠道就是营销,再到今天的战略营销。

我们说,中国的战略营销时代到来了!

第一阶段:“一招鲜”阶段,广告就是营销

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依靠单点突破,曾经创造过无数市场奇迹。譬如:一支广告、一个创意、一次公关、一把“标王”、几篇软文,都可能换来超值的市场回报。在那样的年代里,有时单点就意味着阿基米德的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这个单点突破阶段又分为几个小阶段:

A92年到95年,出点子阶段,比如:一些所谓的策划人,依靠一个奇特的好点子,就可以动则收取几十万的点子费,这样的营销模式,根本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注定生命周期十分短暂,流行三五年后,就烟消云散。

B95年到99年,依靠广告突破、企划开路、渠道铺货,正所谓“天上打广告,地上铺渠道”,比如:秦池、爱多。这个时期,企业“生产提速”,销售变得更加重要,企业通过大力投入广告,率先投入央视,迅速提升知名度,知名就好卖,就火爆,经销商就排队提货,因此,也养活了一大批的广告公司。

但是,广告只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对品牌的美誉度、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消费忠诚度帮助却不大,所以,到现在,它只能成为营销的战术之一,而不能再发挥“广告就是营销”的威力了。

于是,渠道的重要性被摆到了桌面上。

第二阶段:“决胜渠道”阶段,渠道就是营销

90年代末到2005年左右,中国企业的营销进入决胜渠道、决胜终端阶段,这个时期,“生产过剩”是市场最大的特征,广告对销售的拉动作用已经不太明显,加上媒体费用节节攀升,企业再投入巨资打造广告利器已有些冒险,终端的作用开始重要起来,终端投入5%,销售可以拉动30%甚至更多,渠道精耕、区域第一、终端导购、终端拦截、终端封闭。。。。。。,决胜渠道、决胜终端拉开帷幕。

一直到现在,“深度分销”仍然甚嚣尘上,有一大批的企业投身其中,很多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其中也包含一些主张深度营销和主张体系营销的咨询公司。

但在积极投身“深度分销”的大潮中,也有一些企业发现,随着深度的不断深入,企业开始又进入了另一个“红海”,即耗拼资源的“红海”。

第三阶段: “战略营销”时代,战略时代到来了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已从“过剩经济”向“饱和经济”转变,“饱和经济”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价格战”。“价格战”直接涉及产品、质量、服务和品牌等各个层面,这个阶段,依靠单点突破和创新,可以解决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问题,但期望以此创造长久市场奇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产品同化、广告同化、品牌同化、促销同化、渠道同化、执行同化……很多企业陷入了营销同化的泥潭而苦不堪言。

更苦恼的是,传统的竞争优势建立方法越来越不奏效

一个产品推出,马上会有无数产品跟风而至;一种渠道运营方式出现,同时会有很多企业采用同样的运作方式。。。。。。面对这样的竞争现状,难道中国企业就只能建立一种短暂的竞争优势,而不能建立长期而持续的竞争优势吗?

笔者以为,不是企业没有能力建立长期而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是我们企业的思维习惯出现了问题。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对于同化问题任何直接从问题的同一层面寻找的差异化解决方案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差异化,也就是说,要解决企业同化问题,要解决中国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建立问题,如果仅仅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角度去想解决方案,我们就只能进入“红海竞争”的泥潭。

其实,作为企业,面对一个营销同质化的市场,要想取得长期优势,必须从整体,即从战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这个战略,往往就是赢利模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企业一直以来的思维习惯是“市场份额第一” ,追求最高的市场份额,追求做大,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往往就会与对手展开惨烈的“红海战争” ,打的是一场“拼体力的战争”,即使是耗尽自己企业的利润,也在所不惜。

如果说中国企业以前的“互拼体力”,在竞争不够“刺刀见红”,或者说企业经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还比较低下的时候,依靠“拼资源”,依靠“拼成本”的规模优势,还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到了2005年以后直到现在,中国市场的两个巨大变化就使得“追求市场份额”的思维没有了用武之地。

2005年以来,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这两个问题,成为悬在微利经营中的中国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

近年来,中国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涨:

原材料成本上涨:啤酒花成本上涨5倍;羽绒品成本上涨50%;奶源成本上涨40%......

生产成本上涨;

煤油电价格上涨;

人工成本上涨;

行业重复性投资高位增长:加剧行业竞争;

行业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

另外,人民币不断升值又让在微利中挣扎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

人民币快速升值;

出口退税率下调;

存贷款利率提高;

节能减排投入增加;

贸易摩擦风险加大;

出口越多,亏损越多……

以上一系列的行业性危机,发生在中国的很多行业。比如中国纺织业就尤其情况严峻

中国纺织行业过去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法宝:低廉劳动力成本和高比例银行信贷。而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同时失去了这两个法宝。

2007年汇率上升了7个点、劳动力成本增加了20%、出口退税下调了2个点、生产资料上涨了3%-5%2007年的前三个季度,据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达到99亿。

到了2008年,随着宏观调控和银根的紧缩,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爆发,将有 1/3企业面临倒闭。

与纺织业相同处境的,还有中国很多的其他行业,可以这样讲,绝大部分的中国行业,都处于“三大(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的境地,如此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异常突出。

这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国家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各行各业也有必要按照国家总体经济战略,来调整自己的战略走向。

所以,超限战策划机构认为,中国企业的战略营销时代到来了。

从现在开始,中国企业应该从量变转型到质变。所谓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不在于以低价竞争获得量上的扩张,而是注重质的提升,进而实现企业的做大,即高利润地做大规模。另外一个方面,中国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到自己的利润区,摆脱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危险处境。

而要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有几个观念则需要改变,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将来的正确思维应该是:“决胜终端不如决胜开端”, “决胜价格不如决胜价值”, “决胜成本不如决胜利润”, “决胜无利润规模不如决胜有利润战略”,“决胜体力不如决胜思维”, “一步领先不如步步领先”,等等。只有这样,树立正确的战略营销的思维模式,中国的企业才可能真正摆脱“拼体力、拼资源”的消耗战,从而进入高价值、高利润的战略发展空间。

沈志勇简介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

营销专著《谋势》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谋势》姊妹篇《谋划》即将出版。

12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销售与市场》第一营销专家团成员、营销高级研究员;《糖烟酒食品版》食品产业顶级专家团顾问;率领超限战策划机构获得“2007最受中国中小企业欢迎的十大营销策划机构”称号,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在无“市”的市场,创造“市”; 长于帮助弱势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

曾为中华香烟、五粮液、上海彩翼家纺、广州电信、中华英才网、雪龙人内衣、天蚕羽绒内衣、361度运动用品、沃特运动用品、梦娜袜业、雅客集团、泡吧饼干、红桃K、广州中药一厂、WNQ健身器材、石人族珠宝等1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策划和品牌打造。欢迎与作者交流:电话:021-64327608;网站:www.chaoxianzhan.com

«上一篇:彩翼家纺,棒喝家纺业“跑马圈地”现象   下一篇:一种白酒,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评论(0) 点击次数(5263)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