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专访范家辉 一直在路上的“世界范”

专访范家辉 一直在路上的“世界范”

http://www.dsblog.net 2014-06-06 17:58:23

  从檀香店走出的顽童
  发型不再是莫希干的;上装也不再是休闲式的。4月29日上海“如新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的开幕庆典上,刚刚减去体重25公斤的范家辉身着黑色立领青年装,如黑色的捷豹,受邀一跃而起,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坛,开始他的极具气场的即兴演讲:
  ……感谢我身边的核心伙伴!十年前,我们在泰国有个共同的梦,那就是在美国本土外建一个NU SKIN大楼,作为自己的地区总部!那就是到大中华去,一年业绩突破10个亿!……今天,我们都做到了!我们将继续做梦,而且要做得更好,只有做好了,企业才会做大,才有力量为世界、为祖国做更多的好事,才能想起如新,就想起NU SKIN就想起奉贤就想持续地创业、就想为社会奉献……
  这里是奉贤。尽管“奉贤”与“奉献”的重音纯属偶然,但在中外嘉宾的感觉里,是一种可然与隐喻:新近投资5个亿的如新,正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姚宗强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在致辞中的所言,代表着“时代正能量”。
  几乎在所有场合,范家辉都对媒体人说:“叫我家辉”,口气之素朴,毫无“如新大中华地区总裁”的架子。
  外界观察范家辉,加入如新23年,稳扎稳打,引领“如新大中华”在亚洲市场从零发展至年营收数十亿元的规模,始终致力于创新尖端的科技研发、卓越的产品品质以及创意的营销思路,使“如新集团”不但成为抗衰老市场的领军企业,而且还推动了“如新”奉献大陆的慈善事业。
  通过近距离的交谈,可以细细感受。范家辉,结实的中等个,操一口浓重的九音粤腔普通话,英语似乎更流利,两颊各有一个深深的笑靥,自嘲时笑靥常常更深。


  《新民周刊》:我们了解到你在香港接受教育,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香港度过,聊聊你童年时期印象最深的故事,以及这些对你之后人生的影响。
  范家辉:我1岁的时候(1963年),生母就离家出走了。爷爷去世了,父亲事业受挫又去了日本,从此,我便一直由奶奶抚养。当时她大概五十岁左右吧,那时我的妹妹才出生几个月。就是她一个人把四个姑姑(我父亲的妹妹),和我们一起养大。所以我从小是和6个女人一起长大的,奶奶、四个姑姑还有妹妹。
  在香港的三角码头,奶奶经营一家很小的檀香店,占地面积不超过6平方米,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后来有人说成了“范氏管理哲学”的发源地。那是夸张了。但对我的一生的影响、特别是“诚信”的影响,的确很大,一个女人要养大六个孩子,而且必须正直地做人,我至今觉得我奶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
  檀香店的小柜子,便是幼时我和妹妹的床铺了。稍微懂事了,我就帮助奶奶管理檀香店,从那时候起,我对数字就特别敏感,直到今天,我在工作时都很少用到计算器。
  那个时候香港的檀香小店非常多,但是街坊们都爱买奶奶的檀香,一则檀香质量好,我们自己做的,烧到底都不会熄,二则因为奶奶的做事非常正派,比如说一把檀香几毛钱,别人拿五块钱过来,奶奶并不是直接找钱,而是坚持钞票当面点清。先是打算盘示人,五块钱应该找多少钱,然后找钱的时候一张一张地唱票,奶奶的言传身教给我留下了深深烙印,多年后我在管理企业的时候,经常告诉员工们:交易时一招一式一定要让顾客看清楚,宁可被人说成傻,不可被人看成滑。
  我就是在街上长大的,长到差不多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看店了, 12岁以后,我每年暑假要打两份工,但我不是为了钱而打工,而是好奇。我做过什么呢,比如流水线上的运动鞋,滑雪手套,皮箱,火柴盒,也做过电影院的“领票”,百货公司卖健康食品,还有压膜:一批砖坯送进大窑用火烧,做了三天做不下去了,高温车间,穿个三角裤,戴几副手套,热死了。我还做过保险(放心保),快餐店外卖,大楼清洁工,这些都是自发做的,因为天性喜欢新鲜事物。

来源:《新民周刊》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