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专访范家辉 一直在路上的“世界范”

专访范家辉 一直在路上的“世界范”

http://www.dsblog.net 2014-06-06 17:58:23


  《新民周刊》:你喜欢看书,相信你学习成绩应该不错,所以,你的求学经历应该也是非常顺利吧?
  范家辉 :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我爱看书,不等于我爱上学。那时候的我,该学的不学,三天两头逃学,考试总是倒数第一,这个情况直到我妈妈出现后才有所改观。
  她是我的继母——她对我非常好,多年来我早已习惯直接叫她妈妈——刚才说过,我爸爸去日本发展,七八年后被派回香港开拓分公司,后来自己做老板,我们家慢慢富裕了。我现在的妈妈是当时他的秘书,后来他们就拍拖。在她和我爸爸结婚之前,她已经开始过来天天给我和我妹妹补习,她非常地温柔,用启发式教育帮我补习,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学习方法:坐香港的电车,认店招,认广告牌,那时候每一家店的招牌都有中文、英文,她告诉我,从小,她的英文就是这么学来的。她后来一直做到汇丰银行香港总经理的大秘,我爱她,非常尊敬她,后来在如新每次提倡孝道、提倡生日请母亲吃饭时,想到的总是两个妈妈,一个生了我,一个在精神上哺育了我。
  我念的小学很好,是一所百年小学,教学内容非常传统,国文课,通识课,忠、恕、义、廉、信、耻,老先生们的传统文化串讲对我们价值观的形成,影响非常大。我的中学则是一所教会学校,天主教的,非常刻板,少年期的叛逆性格让我再度频频逃学,直到初二因小错不断被勒令退学,转学进了一所基督教背景的学校,老师大多年轻,提倡新思想,推崇新风尚,这么一来我如鱼得水,开始把反叛精神用在学校社团上,像中文协会、戏剧协会等等,因为我喜欢做新的事情。
  香港的学制是小学六年,中学五年,预科两年,然后才是大学,能读到大学要经过一轮轮筛选,最后能考上的不足千分之一。当时,公务员的孩子一般去英国念书,还有津贴;有钱人家的孩子去美国,一般的中产子弟则去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我最好的朋友当时都去了加拿大读书,结果我一下子就不想上学,打算自修,通过自学来考大学。结果这个梦想还没有行动就变成了妄想。那时候十七八岁,家里又不缺钱,每天玩乐,认识了一帮新的朋友,每天就去喝酒,混啊,大概混了两年。
  终于我妈妈来找我,要和我谈谈未来的打算。当时爸爸的公司马上要上市,奶奶的檀香店也扩大了一倍,家里的经济条件已非常宽裕。记得她说,家辉,家里的生意不是不可以给你,但是给了你,你有没有能力承接?生意现在看来是不错,但是以后怎么样就很难说了,有顺就可以有逆。妈妈希望你最起码要读一个本科,这样将来才能够自食其力。妈妈的这番话让我警醒和振作起来,重新读预科,之后考入香港城市大学,读商科。


  《新民周刊》:当年你读大学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香港城市大学?
  范家辉:香港城大是1984年刚成立的,是新的学校,对我而言,在这样的地方会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符合我的个性。在城大每年三个学季,十个礼拜为一学季,每个学季要学六科。它的办学理念是,你学的每一科就是一个砖头,整个建筑物就是由一块块砖头拼起来的。每年你都需要累积十八块砖头,三年完成。相对于专而精,我更欣赏广而博,喜欢综合思考,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有兴趣学习,喜欢做个“杂家”。结果到最后课倒没上多少,各种协会办了不少,还参与筹建学生会,并担任了城大第一任的学生会主席。从第一届的学生会主席一直做到第三届,虽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很多,但是我就是很喜欢,可能这也跟我从小喜欢创新、创造,要把别人没做出来的第一个做出来这种性格有关。香港的学生会和内地不一样,其组织自主性很高,而且学生会主席在校董会有席位,还有投票权,比如很多教授要开设新科目,我就有投票权。后来有老师找我说:范家辉,你这门课没有修。然后我就跟教授说:我很忙,我现在还在看你的开课建议书,你是要我看你的建议书来给你投票呢还是去上你的课,你选啦。

来源:《新民周刊》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